采暖制冷機組/風冷冷熱水機組由蒸發器、壓縮機、冷凝器和節流裝置四部分組成。
我們從7個方面去分析這兩種機組之間的不同
1.占地面積
單就空氣源熱泵/風冷冷熱水機組外形尺寸而言,要比水冷式制冷機組的尺寸大,但水冷式制冷機需設置冷卻塔和冷卻水泵,因此水冷機的綜合尺寸較風冷機要大很多。另外,風冷式制冷機一般置于高層建筑的裙樓屋頂或多層建筑的屋頂,其外形尺寸同水冷式制冷機在屋頂設置冷卻塔的占地面積相當,這樣就節省了在建筑物內因設置了制冷機房而多占用的面積。這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尤顯優勢。
2.系統簡單
空氣源熱泵/風冷冷熱水機組因沒有冷卻水系統,使制冷系統變得簡單化,即省去了冷卻塔、冷卻水泵和管路的施工安裝工作量,也減小了冷卻水系統運行的日常維護、保養工作量與維修費用。
3.對建筑物美觀的影響
目前大部分建筑物的水冷式制冷機組,均采用冷卻塔循環水冷卻系統。冷卻塔安裝在大樓屋面,既影響建筑外觀,又與優雅環境不協調。使用冷卻塔常常會遭到審美觀念較強的建筑師的反對。而風冷式制冷機外形方正,高度一般不會超過3m,比冷卻塔要低一半左右,對建筑物外觀影響相對較小。而且還可空氣源熱泵/風冷冷熱水機組還可以防止某些冷卻塔因瓢水而形成的“晴天下小雨”給人們帶來的不便。
4.成本方面
空氣源風冷熱泵機組(外稱風冷冷熱水機組)屬中小型機組。風冷熱泵機組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可達90%,節約了能源消耗,大大降低了用戶成本。在空調工程上冷卻塔運行中所蒸發與風耗的水量較大,而且無法回收。例如:空調冷卻水的補水量是整個大廈中日常生活用水的一倍。而風冷機卻無須消耗冷卻水。無須冷卻塔,同時省去了冷卻水泵和管路,減少了附加設備的投資。
5.智能化的雙重防霜、除霜、防凍
蒸發器管路的特殊設計,延緩機組結霜周期。利用殘余的冷凝余熱,防止冬季特惡劣天氣,蒸發器結死霜和厚霜,從而出現冰封的現象。合理的冷媒流向、除霜時間和除霜溫度控制保證每次除霜效果良好。夏季制冷、冬季采暖的方殼式換熱器獨特的外殼結構設計,具有超強的制冷防凍能力。采用有特殊的防凍程序的智能化的微電腦控制,換熱器具有雙重防凍保護。
6.機組模塊化設計和控制
模塊自由組合,任一臺機組均可作為主模塊,機組分時啟動,可以減少對電網的沖擊,機組的均衡運行,使整個系統壽命最大化,單臺機組維護時,不會影響系統其他機組的正常運行。
7.風冷機與冷水機綜合費用的比較
制冷機的綜合費用,包括一次性投資費用和運行維護費用,就一次性投資費用而言,風冷機要比水冷機花錢多,但是水冷機造價加上冷卻塔、冷卻水泵、管道和水處理等費用,水冷機的一次性投資費用并不比風冷機少太多,況且冷卻水系統中冷卻塔、水管路和水泵等設備的維護保養費、水處理費、冷凝器清洗費等均較風冷機組高。冷水機組年運行時間越長,對風冷式制冷機組越有利,風冷機與水冷機組相比較,其投資回收期短。所以,南方地區用于空調的冷水機組更適合采用風冷式制冷機組。從冷卻條件來看,南方地區夏季室外濕球溫度較高,也對水冷式制冷機組不利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